胡文彪先生
2014年的「冰桶挑戰」,讓我們認識到甚麼是「運動神經細胞疾病」(俗稱漸凍人症)。當年香港人一窩蜂地關注肌肉萎縮症病患者;到了今天,熱情早已退卻。捐款會有用光的一天,但患者要面對的不只是金錢,更是作為公民一分子的權利。由醫療體制、城市無障礙設施,乃至大眾對他們的認知和同理心,都不能只靠短暫的熱情。他們最大心願,就是能夠有尊嚴地活下去。胡文彪,我們這次探訪活動的另一位受訪者。2011年,文彪在地盤工作時,因在工地跌傷入院做檢查後發現患上MND,那個曬得黝黑的魁梧硬漢,瞬間變成了身體不能自主的患者。那年,他才42歲,正值壯年。若是小時候發病,只能與病一起成長,各種衰退成了成長的一部份;相反,壯年發病,要跨越的,是更高的山峯和更深的幽谷。文彪當然有過失落的時候,以前強健的身軀不僅讓他驕傲,更養活了家中父母。發病時,他亦曾問過醫生,到底為甚麼是自己,但從醫生無奈的眼神中,他知道這輩子也沒法得到答案。而到目前為止,MND的發病原因,依然是個謎。漸凍人在發病前沒有任何徵兆,發病後肌肉會退化及萎縮,但感覺和思維不受影響,最後會退化至喉嚨及胸部肌肉,影響說話、進食和呼吸,「做咗建築業20年,知道自己以後做唔到嘢,當然唔開心,但都冇辦法,只能接受,唔接受都改變唔到現實」。文彪沒有結婚,現在跟七旬母親居住。他覺得情緒和心理支援,跟醫療藥物同樣重要,而且MND現時是無藥可醫,病友之間惟有互相支持。文彪解釋心情好壞,會嚴重影響病情,回想病發初時,他慶幸亦有同路人跟自己分享,雖然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走出陰霾。「好多病友唔接受坐輪椅,又或者接受唔到自己流口水,但日子都係要過」。得病後,文彪花光了積蓄治病,「冰桶支援計劃」助他購置了一些醫療用品,問他最希望社會對漸凍人症有何支援,他立即嚴肅起來,儘管每說出一個字都很困難,但他依然有條不紊地說,最大訴求就是希望政府能立法保障罕見病患者的權益,「要為罕見病下定義,先至可以跟進同支援」。這個城市,對他們來說依然充滿障礙。

出席獅友:會長余華強獅兄,秘書李秀美獅姐,傳訊主席許卓凝獅姐. 多謝佢哋的付出為受眾家庭送上關心的心意.

2024年1月26日